- 注册时间
- 2011-4-28
- 最后登录
- 2015-9-20
- 阅读权限
- 150
- 积分
- 5753
- 精华
- 12
- 帖子
- 1176
 
|
发表于 2013-9-19 14:36:50
|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和之 于 2013-9-19 16:32 编辑
淳朴和谐的三河古镇
三河是典型的水乡古镇,三河因丰乐河、杭埠河、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。这次受中国水彩网的邀请,来到了这个美好的地方,真的非常兴奋,非常开心。受邀众多画家里数我写生画得最少。因为沉醉于古镇的美景之中。更贪婪于对古镇平民生活的观察探究之中。加之自己的写生水平实在有限,无法通过画面表达内心的诸多感受,于是干脆少画多看了,让古镇平民的幸福与和谐慢慢浸润心间。让自己饱受城市喧嚣的心境彻底放松。
在古镇浏览两天拍了许多照片,写生画了两幅之后,愈发沉静不下来。我更加想多看看这里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。第三天,我和海南老师一起去三河的居民生活区采风,到了风景区外,犹如进入了现代版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清晨的大街上人们来来往往,虽然忙碌却自然而安详。市场内熙熙攘攘,买卖兴隆,到处都充满了活力与和谐。
我们走进一处前店后厂的酿酒作坊,老板不但热情好客,还允许我们拍摄作坊里酿酒制作,没有一点都市里常见的防人敌意。随后我们路过一家肉铺,看到里面有个卖肉的年轻伙计,长得高大而俊朗,颇似安徽的著名歌手解晓东,和他聊了几句,我们就举起相机拍摄,他不但没有拒绝,还特意挥刀斩肉配合我们,真的让人感到特别友善,这里的人们是多么的淳朴啊。
在大路边,我们看见一对年轻的小夫妻正在买煎饼,妇随夫唱,配合默契。我们拍摄的时候,妻子却躲到边上去了。我说:“你们是夫妻吗?一起拍几张夫妻同心打拼的照片多好啊!”丈夫赶紧拉过妻子一起面对我们的镜头,让我们既感动又感慨。
马路对面一家有红色帐篷点心店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,海南姐的反应非常敏锐,那里正在吃面的一个三口之家进入了这位摄影家的视线,她举起专业相机连连按动快门。我问他们:“你们是本地人吗?”他们笑笑点头,年轻的妻子还特意把酣睡的婴儿给我们看,脸上充满了幸福与满足,丈夫看上去根本就不像已经成家的样子,满头时尚的金发,似乎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向往。
出了店铺,看到路边有一个专卖铁器农具工具的摊位,我问摊位上的老妈妈:“这些铁器是你自家做的?”她笑笑回答说:“是我们家老头子做的。”海南老师的一下子兴奋起来,马上问:“你家在哪里?”她满不在乎地用手一指背后,海南姐连忙问:“远不远?”她说:“过去就看见了。”海南姐拉着我兴致勃勃地就往她指的方向走去。
果然,走了一二百米就看见一间铁器作坊,灰暗的作坊里堆满了器件与机器,熊熊炉火前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老人在打铁,只不过打铁匠只是穿着平常生活服装,连个工作围裙都不系。我不禁大失所望。海南老师却频频按下快门,忙得个不亦乐乎。我说:“这哪里像打铁匠呀, 果然,走了一二百米就看见一间铁器作坊,灰暗的作坊里堆满了器件与机器,熊熊炉火前一位干部模样的老人在打铁,只不过这位打铁匠只是穿着干净的服装,连个工作围裙都不系。我不禁大失所望。海南老师却频频按下快门,忙得个不亦乐乎。我说:“这哪里像打铁匠呀,这好像是文革时期的干部下放农村,在劳动中改造思想嘛!”
事后想想,觉得是我自己错了。因为踞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肥西古镇荟粹了丰富的文化历史,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人文景观,再说安徽这块宝地历来人杰地灵,文人荟萃,农耕文化悠久发达。故徽商与徽农多具文人气息兼儒雅气质是不应奇怪的。更何况现代社会的巨大进步,也促使这里的生活更加美好,就像三河古镇当地的美味土菜,名目繁多且不同凡响,细细品来,更觉回味无穷。
在此,我衷心祝愿三河古镇保持淳朴的民风,发扬光大和谐的社会风范,让三河古镇的明天更加美好。
|
|